【科研标兵】张勇:脚踏实地 默默前行

发布时间:2023-11-23 审核人:王定兴 编辑:向文容 浏览次数:

张勇,男,九三学社社员,1978年7月出生,湖北理工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副教授。2023年,他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被授予2023年度湖北理工学院“科研标兵”称号。近年来,先后获得了湖北理工学院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标兵等荣誉称号,目前授权发明专利5项,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SCI论文18篇。


提升学历,完善自我

他在2006年以硕士的身份应聘到湖北理工学院,尽管在当时以硕士的学历在学校还算混得过去,但他早就意识到:若没有高学历,在高校教师将来很难发展下去。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为了完善自我,他克服个人和家庭等方面的各种阻力,在2007年-2011年去华中师范大学攻读了学校委托培养的有机化学专业的博士。四年的攻读博士的经历,他在文献查阅、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正是通过提升高学历,他才会有良好的科研基础,才能让他在以后更好地开展各项教学和科研工作。

创造条件,开展科研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很多人慨叹本校没有高端的仪器设备,自己又没有拿得出手的好文章,做不了科研。他的科研成果和做得好的老师相比并不算多,但他并没有认为自己的科研成果少就觉得自己不行,更没有觉得申请省部级项目或国家级项目太难了,就选择逃避或躺平。他的实验室没有昂贵的科研设备,他就经常自费去华中师范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等兄弟院校使用,因为现在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分析测试中心都是对外开放的。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需要近3-5年的高层次文章,他也没有,他就下定决心去一个院士的团队访学半年,并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去那边做实验。从2020年8月份开始,他一直坚持到现在,不但写出了高被引的SCI一区论文,更扩宽了他的科研视野。有很多人抱怨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后找不到人修改,他不怕求人。他先找同事修改,再找找自己的导师修改,特别是通过别人介绍的科研大咖等等。他今年申报基金的初稿早在去年暑假就写好了,修改多次后,觉得没有问题已经是去年9月份了。正因为提前写好了申请书,他后面才有很多时间将它通过各种方式送给将近10来位专家审阅,然后根据他们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终于,在克服各种困难后,他在今年喜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年的辛勤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他一直坚信:科研没有内部条件,如果学会创造外部条件,那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科学研究,不忘初心

自2011年博士毕业后,他在2012年和2013年两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都失败了。由于在当时已经过了35岁,后面只能申请国自科面上项目。他自感实力不足,转而跟随化工学院有科研实力的老师向横向项目发展。曾几何时,在他看到本校一些科研做得好的老师都中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他连写国自科申报书的勇气都没有。在科研方面他经常失败,但他不甘心失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逐渐学会了正视失败。虽然他断断续续地和其他老师一起承接了一些小的横向项目,但继续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初心他一直未忘。可以毫不掩饰地说,在今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之前,他开展的都是校级和市厅级的项目,省部级项目一个都没有,并且做好了屡败屡战和打持久战的准备。尽管在科研方面困难重重,他一直坚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并以乐观向上的态度解决各个难题。在科学研究方面,他脚踏实地,甘于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和坐冷板凳。尽管长年累月地在电脑面前工作,导致了轻微的颈椎病和腰椎病的产生,但他没有放弃科研,不仅学会了自我调节和劳逸结合,更没有忘记当初给自己科研定下的奋斗目标。

培养学生,指导科研

除了进行正常的教学工作外,他还注重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学生进入他的实验室后,他经常手把手地教他们各种实验操作,不厌其烦地解决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他对学生很严格,经常要求学生定期汇报实验进展,重复实验结果,他指导的毕业论文他一般都要修改5次以上。经过他的指导,学生的收获很多。他指导学生获得了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3次,湖北理工学院优秀学士学位论文12次,湖北省高校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三等奖4次、二等奖1次,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次,“创青春”湖北省大学生创业比赛铜奖1次,湖北理工学院科技文化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自然科学论文)比赛一等奖1次,湖北理工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2次。他还指导学生成功申请了湖北理工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研究项目2次,湖北理工学院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次,湖北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次。此外,他指导学生在SCI期刊和湖北理工学院学报等杂志上共计发表论文21篇,指导学生申请授权专利3项。

做科研不可能一帆风顺,更没有所谓的成功学和致胜的秘密武器。“如果科研能做到有信念,执着和努力,那你离成功应该也就不远了。”他经常说,其实他也是这样做的,并且一直在科研的道路上默默前行。